博覽

當前位置: 首頁 > 博覽

范仲淹,一個被低估的經濟學家

發布日期:2021-04-19
   范仲淹以《岳陽樓記》和“慶歷新政”聞名后世,做起經濟工作來那也是一把好手。

   據《夢溪筆談》記載,宋仁宗皇佑二年,江浙一帶發生大饑荒,餓殍無數。照以往做法,必是節約開支以濟災民。而時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一反傳統,想出的“大招”別出心裁、富有實效。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鎮九里村上空云霧繚繞



01

加大投資,提供就業



   當時佛教盛行,寺廟富足,老范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提醒他們說:“災荒年間民工工價最低廉,可以趁此時機修繕廟宇,很合算啊?!?/span>
   于是各個寺院的土木工程建設都興盛起來,官府也翻修倉庫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傭的工匠民夫一千多人。這樣做,既降低了救災預算和行政成本,又以工代賑增加了災民收入,長遠看,還能免去正常年景修繕對民力的叨擾。


02

擴大消費,拉動生產



   老范牽頭組織大規模龍舟比賽,自春至夏“縱民競渡”。當地百姓本來就喜好這個,手里又有了錢,跟隨太守蕩舟湖上、觀賽宴飲,西湖周邊好不熱鬧。
   伴隨旅游業和文體事業蒸蒸日上,景區廣大個體工商戶賺得缽滿盆溢,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杭州的交通業、餐飲業、服務業等在災年依舊獲得了持續發展。


03

調節價格,平衡供求



   災荒時節,官府一般會平抑糧價,防止奸商囤積居奇,造成的另一個后果就是市場上無糧可買。
   老范偏偏動用行政手段提高糧食價格,使杭州糧價大大高于全國平均價格,“引四方商賈爭相進米”。大量糧食涌進杭州,糧價 也自然回落,民心得以安定。
   老范的經濟工作思路如此地卓爾不群,招致反對也在意料之中。
   有監司參了他一本:“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節,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span>
   好在宋仁宗也是位英明皇帝,知人善用,明白了老范的一片苦心,擺擺手說:“你不懂,人家這兒是救災呢!”
   事實也證明,老范治下的災區“民不流徙”,社會平穩,安然度荒。



游客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景區內踏青賞花


   范仲淹之“荒政三策”,千載之下猶有回聲。

   清光緒年間,華北大旱民生凋弊,英國人理查德·提摩太向山東巡撫丁寶楨上書,建言以工代賑、興修鐵路、開采礦產,并且開放糧禁,引糧食進口平抑糧價。這和范仲淹的做法如出一轍。成效是否明顯,從后來理查德·提摩太獲得清廷頒發“頭品頂戴”、“封蔭三代榮典”的榮譽,就可見一斑了。
   時空流轉,至1933年的美國。剛剛當選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面對的是經濟大蕭條下的一片凄涼:大多數銀行紛紛倒閉,工業生產水平比1929年下降了56%,失業人數達1300萬,農民極為貧困。羅斯福新政中的一個“大招”,也是擴大投資、以工代賑。辦學校,設郵局,建港口,筑橋梁,修機場,打下水道和涵洞,興修供水系統、攔河工程、醫療設施……這些私人企業力所不及的工程,民政工程署投資其上達3萬多個,整個美國的面貌為之一變,也為后來的繁榮打下了基礎。并且,有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普通人的尊嚴和信心逐漸回來了。主管這項工作的霍普金斯只要聽到婦女們說“我們不再靠救濟了,我丈夫在為政府干活”,他就十分高興。
   凱恩斯研究發現,政府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通常能帶來幾倍于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從而起到一種“乘數效應”。
   在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他從“有效需求原理”入手,得出“投資萎縮導致總收入及總就業大幅下降”的結論,因此主張“正確醫治商業循環的辦法不在消減繁榮,而在令蕭條消失”。



古人畫筆下的岳陽樓。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傳為千古美文


   范仲淹、提摩太、羅斯福盡管沒有這方面的理論儲備,卻無疑是這方面的天才實踐家。他們以洞察經濟運行的精準眼光,制定正確的擴大投資策略,在應對經濟不景氣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當然,反面的例子也有。

   大宋江山后來傳到徽宗手里,為收集運送“花石綱”,造大船、征徭役、毀民舍、修園林,關系國家民生之重的正常漕運都被擠到一邊。這種大規模支出嚴重擠壓傷耗民間生產的人力物力,既不能強國又不能富民。

   其中牽涉的是有效投資、無效投資和負效投資的問題,也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齊東向
分享到: 0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 :dmhlj@sohu.com

關于我們

黑ICP備15006614號 哈公網安備23010002004434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 : 黑B2-20160070

黑新網備 許可證編號:2332015001

關注我們
  • 最美龍江微信號

华人在线看无码,电影
0.14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