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欄

想起下鄉插隊的日子

發布日期:2021-04-19

? ?我常常想起下鄉插隊的日子。心里總像有個記憶的小舟在不停地蕩漾,泛起了那么多如同漣漪般的美妙回憶,于是那些往事縈繞在心懷,就像潮水一樣,涌向了腦海,涌向了眼前。

? ?在那些往事中,固然有那老房東家里的熱炕頭,有那灰蒙蒙天色里的打早壟,有那前屯到后屯的包米地里小道,有那深夜燈光下的隊委會,有那往返公社和大隊之間的奔波,有那幾壺濁酒伴隨的盡情暢敘,還有那修水利、割莊稼、趕馬車、蓋房子,以及到城里出勞務。然而,我常常憶起的還是報名下鄉與青年點和青年隊里的那些往事
? ?每當想起這些往事,心里都在翻滾著思緒的浪花,思緒便把我帶回到那個有著火紅色彩的年代。這種懷舊并不是苦澀的,它讓我感覺到了不少的甘甜。

? ?記得我下鄉插隊的那個時候,正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末期。雖然也有一些動員,但已不是那樣的轟轟烈烈,上山下鄉的熱潮似乎就要過去。我們七一屆畢業的那兩年,社會已經不包分配,只好自己想辦法找些差事干。我還不錯,在父親的努力下,找到了一份比較可心的工作,那是一家有著幾百號人的建筑維修工程隊。在那兒干了一段之后,隊里見我有寫寫畫畫的特長,就讓我負責搞宣傳。

?

? ?那時的宣傳,主要是為工地寫寫宣傳標語,出些板報,刻些鋼板小報,給公司的快報提供些稿子。我原來在學校里搞過宣傳,比劃起這些駕輕就熟,于是我很快把宣傳的氛圍搞了上去,在全區的公司系統里被刮目相看。本來可以在這繼續干下去,報酬也不少,可我覺得應該像那些有為的青年到廣闊的天地里去施展抱負,有所作為。那時,我受身邊一些兵團老知青的影響很多,他們那種志向和精神,對我熏陶感染很大。曾幾何時,我在默默地追求和向往著那種境界。我終于下決心要到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去奮斗一番。在我的一再鼓動下,父親懷著沉甸甸的心情,到廠里為我去青年點插隊報了名,他還專門跑到了化家大隊青年點為我了解了一番。遷完戶口的那天晚上,家人聚坐在燈光下,母親眼里含著惜別的淚水,想要說什么但沒有說出來。那天晚上,我們伴著昏黃的燈光,渡過了一個心緒復雜的不眠之夜。

? ?南建公司聽說我報名下鄉,給予了我不少肯定和鼓勵。臨別的前幾天,公司團組織還為我開了歡送會,批準我為共青團員。那個場面和氛圍很熱烈,讓我感動了很多年。每次想起來,心里都覺得暖暖的。它成為了我后來人生中的一個加油站。

1974年4月20日。天氣響晴,鑼鼓喧天。我和同伴們背著行囊,踏上了北去的列車,走進了那片長滿莊稼的黑土地。從此,我在萬寶化家這個天地里,一干就是四年。在這里,開啟了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歷程。

? ?這段經歷,我很少說過,唯恐有彰顯之嫌。但是著實講,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思想積淀,我才能在艱苦的歲月里不斷地陶冶自己,獲得了那份難得的經歷,也獲得了那份閃光的榮譽。
? ?什么時候也忘不了頭年下鄉的那個春天。正好趕上“百里千擔一畝苗”的抗旱季節,頭一天隊里給我們開完了歡迎會,第二天我們就和社員們一道投入了緊張的抗旱。
? ?初春四月,乍暖還寒。早晨不到五點鐘,天還灰蒙蒙的,零下的溫度撒下了一層薄薄的霜,覆蓋在萬物上,讓人覺得冷颼颼的。隊部前的大榆樹上吊著的那根鋼軌敲響了,發出了洪鐘般的聲音。帶隊的崔師傅把我們一個一個地轟了起來,我們揉著眼睛跨出了房門。
? ?老隊長拄著一把鋤頭,站在隊部前的地中央,甕聲甕氣地說:“今早都去南小山挑水種玉米,現在旱情嚴重,要坐水種保全苗,三個人一條壟,這些知識青年都新來乍到,大家多照顧他們一些?!?/span>
老隊長的話音剛落,領工員便把我們這十來個人分到了各組,于是我們跟著幾十名社員,挑著水桶,扛著鋤頭,一溜煙似的消失在了地里。

? ?南小山是隊里的一片丘陵漫崗地,十年九旱。從崗下的水溝到崗上的壟溝,得走一二百米。挑起水桶走,沒有點力氣是根本不行的,況且我們是第一次挑著水桶跋涉,這顯然是個挑戰和考驗。我們剛挑起水桶時不覺怎么的,當走上土坡時,腿有些哆嗦了,等邁到壟溝里,腿吃不住勁了,再往返幾次后,腿和腰都伸不直了。幾趟走過來,身子就像棉花似的軟了下來,肩膀被扁擔壓得火辣辣的,像是磨去了一層皮,想不到種地是這樣的艱辛。


? ?第一次“打早壟”,總算在咬牙中收工了?;氐角嗄挈c的火炕上,我們說啥也不想起來了。那時候吃得也很差,包米面大餅子,煮一鍋白菜豆腐湯,大家對這早飯毫無興趣,心里好像是堵堵的??偣残菹⒉坏絻蓚€小時,接著又出工了,還是上地里挑水種玉米。我們好像有了經驗似的,都穿上了短大衣,把扁擔擔在羊剪絨的領子上,這樣挑起水來覺得舒服多了。就這樣,我咬著牙堅持著,硬是過了挑扁擔這一關,過了春耕抗旱這一關。點里有幾位青年,由于堅持不住悄悄地跑回了城里。
? ?春耕告捷的社員大會上,老隊長幾次點名表揚了我,說我特別認干實干,今后肯定有出息,農村就需要這樣的知識青年。后來,大隊書記也知道了,在一次大隊會上專門點到了我。得到這種認可,讓我深受鼓舞,埋頭實干的勁頭更足了。這一年,我出了滿勤,年底分紅得了五百多元,和那些社員比,這個收入還算挺高。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份付出,一份所得。組織上給予了我認同,給予了我榮譽,這些都讓我盡快成熟了起來。
? ?第二年,五個小隊的青年點合并成了青年隊。大隊決定,我擔任隊委會成員和團支部書記,不長時間又擔任了大隊團總支書記和民兵連長。1976年初,我成為青年隊發展的第一個黨員。就在這一年的夏天,我被選進了大隊和公社的班子,擔任了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和公社黨委委員、團委書記。后來,作為優秀知青代表,還被選為哈爾濱的團市委委員和道外區的團區委常委,而且出席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表彰會,還在全市知青代表大會上做過個人典型交流。

? ?我經?;貞浽谇嗄觋犂锏哪切┩?。那時候青年隊像個大家庭,知青都是來自四面八方,這里有天津的老知青,有哈爾濱幾個單位青年點的小知青,還有投親靠友的一些新知青。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勞動在一起,過著快樂的集體生活。



? ?青年隊成立時,就像一張白紙,什么都沒有,完全是從頭開始創業。難忘的是,我們自己動手新建的那些房子。當時在大隊的支持下,我們搞出了規劃圖紙,備好了磚瓦沙石,請來了鄰隊的木瓦匠,還從知青中選出了一些木瓦工,那些力工活自然落在了大多數知青的肩上。春耕生產結束后,我們的基建戰役就打響了。挑地鑿,打地基,沒用半個月的功夫就干完了。往后壘磚砌墻就快了,大家干得是生龍活虎。每天早晨,知青們和打早壟的一起出工,太陽落山了一起收工。大家在工地上曬得黝黑黝黑的,就是靠著這股勁兒,四個月就把一千五百來平米的房子建起來了。

? ?封山上梁的那一天,艷陽高照。我們買來了鞭炮,殺了豬,宰了雞鴨鵝,備了不少酒,那氣氛就跟辦喜事、過大年似的,前后屯的不少人也跑來助興,大隊的干部也趕來分享喜悅。那天中午,我們個個沒少喝,有些知青醉得一下午沒有醒過來。
? ?秋分的那一天,我們在歡欣雀躍中搬進了這個新家。有了新家,更有了向心力。集體的生活顯得多彩而溫馨。我們還耕種了幾百畝地,還有小畜牧場、小林場,效益都不錯。每到夏季的時候,房前屋后都是綠油油的,那一行行路邊上的野花,開得格外鮮艷,閃爍燈火的長廊里傳來陣陣悠揚的樂曲聲,讓人興奮和開心。不少外屯的人,都很羨慕我們青年隊的生活。
? ?難以忘記的是,我們在這里搞的那場扎根教育,喚起了很多知青的共鳴。一些知青還把父母邀來,感受青年隊的那種火熱氛圍。那時,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的心潮都是澎湃的,熱血都是沸騰的。我們勾勒著今后的藍圖,憧憬著未來的日子,真是想把自己的今天和明天都奉獻給這片黑土。
? ?憑著這些亮點和特點,我們青年隊成了當時遠近聞名的創業典型。記得那年,我已擔任了大隊的黨支部副書記,出席全市的農業學大寨會議,省報還專門搞了我的一個專訪,題目是《胡世英實心實意學大寨》,其中不少是反映我在青年隊里的一些事情。幾十年過去了,這張報紙我還依然保留著,我把它視為那段生活的一個紀念。
? ?前幾年,我們幾個鄉友約好了,一同來到青年隊這個老地方看一看。不料這里已經面目全非,房子破舊不堪,有的已是殘墻斷壁,院內院外蒿草叢生,看上去很像是一座廢墟。聽屯里的人說,知青大批返城后,這里處理給了一家個人辦雞場。再往后來,誰也說不清了。
? ?在下鄉的那段歲月里,有很多值得回憶的,有很多是難以忘懷的,還有很多是讓我感念的。那時剛滿二十歲的我,盡管也日漸成熟,但畢竟涉世未深,還有不少淺陋之處,得益于那些大、小隊干部的栽培和幫助,把我推上了一個又一個平臺,使我得到歷練和進步。每每想起他們,心里總是充滿感念之情。感念最多的,是大隊的那幾位老書記、老主任。
? ?老書記劉青山,人稱劉科學,也稱劉鐵嘴。他個頭不高,黑黑的,瘦瘦的,古銅色的臉上,閃爍著智慧的目光。他特別愿意研究科學種田,說起這些來滔滔不絕,就連那些科班出身的專家學者也都敬他幾分。他還愛憎分明,剛正不阿,特別直性。他要是看不慣的事,誰都攔不住,甚至能批得你無地自容。他對于上面說的事,覺得不對路,也敢直言相頂,心無余悸,從不逢迎。他很欣賞我和天津的那幾位知青,到哪都說我們好。他常常在眾人面前說:“誰要是說胡世英虛頭滑腦,不干工作,說死我也不信?!?/span>

? ?劉書記是我的第一個伯樂。他發現了我,舉薦了我,任用了我。我擔任了副書記后,他總給我壓擔子,讓我抓農業,讓我管生產,讓我解難題,整不明白的,他幫我出點子、出思路,很少求全責備。省報的那篇專訪,就是他推薦寫的,而且不少事是他提供給記者的。所以,我對老書記十分感激?;氐匠抢锖?,我始終念記他,只要有機會就去看望他,他家里有需要我做的事情,我從不推辭。前幾年看望他的時候,他已八十歲了,有些糊涂了,可他還認識我,能叫出我的頭銜和名字來。過了不久,他就去世了。但是,我一直沒有忘記他。


? ?

? ?王景悅和高振祿,他倆對我的關心幫助很大。一個是大隊的副書記,一個是大隊“革委會”的副主任,我們都是一個班子的成員,卻是兩代人,是忘年交的好朋友。

? ?夏末的夜晚,晚風輕輕吹來,感覺涼絲絲的,偶爾幾片淡黃的葉子隨風飄落下來,讓人感到秋的來臨。我坐在寫字臺前,借著臺燈的那束明亮光線,仔細端詳著昔日里和這幾位故友的老照片,越看越是感慨多多。這幾位故友,在我進步成長的路上,都是難得的引路人,雖然他們都走了,但我對他們感念永遠。
? ?我們這些當年的小知青,現在都是過半百的人了。從那個歲月走過來,大家都很懷念。懷舊的情結,又把我們都呼喚到了一起。
那是前年夏天的時候,是我們下鄉插隊三十五周年的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天津的和哈爾濱的部分知青,高興地相聚在一起。我找來了大客車,拉著大家跑到了萬寶,圍著化家的前后屯和青年隊的那些老地方好頓轉。在一些老社員的家里,回想起當年的那些往事,大家興奮不已,眼睛濕潤了。
? ?那天中午的農家飯,幾十名老知青團團圍在一起,又是沒少喝。喝出了當年的那種感覺,喝出了這些年的久久懷戀。
知青的情結,實質上是一種懷戀歲月的情感。而且這種情結,歷久彌深。三十七年過去了,我每每想起那些往事,總是記憶猶新,那種懷舊的情結,就像潮起潮落一樣,久久不息,涌動不停。
? ?我愿意回想那些歲月,回想那些往事,回想那些故人。因為那是我的起點,那是我的搖籃,那是我昨天的夢。
? ?我想起這些,就像經受一次洗禮,也像一種砥礪。它告訴我,不要忘記昨天的風景,更要有明天的憧憬。


文章來源:大美黑龍江   作者:胡世英
分享到: 0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 :dmhlj@sohu.com

關于我們

黑ICP備15006614號 哈公網安備23010002004434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 : 黑B2-20160070

黑新網備 許可證編號:2332015001

關注我們
  • 最美龍江微信號

华人在线看无码,电影
0.10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