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刊物上,我看過她的那篇富有感染力震撼力的千字小傳。勤奮好學,自強不息,執著堅韌,奮發進取,像是她與生俱來的一種天性與風格。自幼愛學習,愛讀書,愛寫作,10多歲就在省級文學刊物上發表過詩歌,被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走上工作崗位的她也是個想干事能干事的強者,然而正當她意氣風發、大展拳腳之際,公出途中一場意外的車禍,讓她的腦神經損傷,身體十幾處受到重傷,留下面癱、偏癱的重度殘疾。
聽說她在病床上蘇醒后,看到自己慘不忍睹的樣子,萬箭穿心,痛苦萬分……但是,她骨子里卻有種堅強,心靈中有種堅韌。理智和清醒告訴她:大難不去實屬萬幸,只有戰勝懦弱脆弱,勇敢面對一切,才能贏得新的人生。她的第二次開顱手術就是面帶微笑被推進手術室的,后來的一系列復雜治療與康復也都是在這種剛強樂觀精神下結束的每一療程。她的堅強與堅毅感染感動了許多人。
要知道,她在醫院一住就是10年。這10年是她和磨難與痛苦奮力抗爭的10年。治療、觀察、康復還不算,還要忍受劇烈疼痛不間斷地做上十幾次包括修復在內的各種手術,特別是日復一日地肌能訓練都是伴著痛苦和汗水進行的,令她苦不堪言。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剛強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她想走出這片令人苦郁而絕望的沼澤地都將無從談起。
知道這些不幸境遇,是我到農墾總局醫院去看望住院的老同志。走在病房長廊里,忽聽一個纖弱的聲音在叫我的名字,定睛一看,原來是于士琴。她抓著墻邊扶手緩慢而吃力地走了過來,說話口齒沒有過去那樣靈利,腿腳也沒有了那種靈便。這和前些年見到的那個風風火火的于士琴簡直判若兩人,我很吃驚,也很酸楚。她告訴我,她現在的治療康復挺好,最痛苦最難熬的日子漸漸過去,她對以后還抱有希望和信心。她說,每天陪伴她的不僅是醫護,還有讀書,還有寫作,尤其詩歌成了她最好的朋友。說到這里,她眼睛里有種光芒,嘴角掛著甜甜笑意??闯隽怂驮姼栌兄唤庵?,詩歌已然成了她的靈魂和動力。她的這種讓人意想不到的精神狀態令我感慨不已,回來后的許多天里,心都在感動著。
那次偶遇她要去了我的手機號碼,然后,隔三差五就發來一首剛寫的詩歌。詩歌格律工整,意蘊豐富,手法新巧,韻味十足。詠人,詠懷,詠事,詠景,詠物,情感濃郁,酣暢淋漓。感受到她對家國的熱愛,對生活的眷戀,對理想的憧憬,對價值的追求??闯鏊奈乃济艚莺凸Φ咨詈?,有著詩家那種洶涌澎湃的激情和豪放大氣的風格。每次看完我都給她以熱情點贊。
聽說她為自己訂了一條必須恪守的“制度”,這就是每天除了治療與康復訓練外要堅持閱讀和寫作,“以書養心,以書療傷”,“以詩為樂,以寫求樂”。于是,每當清晨的那縷陽光照進病房里,她便坐到桌子旁,或是捧書閱讀,或是寫下筆記,或是埋頭寫作,或是醞釀詩稿。每一天,她都不肯放下那支筆,不愿離開那張桌,不想丟棄那靈感不斷的詩情詩意。一首首心靈之吟,總是源源不斷地流淌到她那載滿詩稿的本子上。
為了增加閱讀,擴充知識面,她訂閱了幾十種報刊,買來了上千冊圖書,就像一只小舟不知疲倦地在這書刊的海洋里盡情遨游。為了更好掌握格律技巧,她通過函授參加了北京詩詞學院的培訓學習,請教名家,孜孜以求。知識給她帶來了充實,讀書給她帶來了慰籍,寫作給她帶來了快樂,交流給她帶來了提高。10年過去,她守著病房這處小小的天地,居然寫出了7000多首詩歌,還有40多萬字的散文,以及大量的楹聯、格言和文章。她的勤奮與刻苦已然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有人驚訝地問道:你是怎么寫出如此浩繁的激揚文字?她說:因為我愛詩歌,它成了我的依戀,成了我的生命,不去寫詩,不去寫作,我的生活就會乏味,生命就會沒有活力,失去動力。
她把詩歌寫作看成是生活和生命中最美的樂章和音符。因為她最清楚是詩歌寫作讓她充實而快樂,讓她萌生夢想和追求。她那幾近干涸而苦痛的心靈,是詩歌的吹拂與撫慰使之溫暖明亮起來,從而有了春天般的盎然與蓬勃。她覺得,有詩歌相伴,有寫作相依,時間不再寂寞,心情不再苦郁,住院生活不再無聊,人生之路不再彷徨。所以,她不悲傷,不消沉,不心灰意冷,充滿了樂觀精神。
其實,這正是一種最為可貴的強者心懷和大美境界。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有句至理名言: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于士琴就是烈火與逆境試出來的真金與強者。
正是這樣,在于士琴的眾多詩章里難以找到感傷的情調,尋覓不著哭泣的影子,感受不出低迷的意境,皆是滿滿的正能量。她的每一篇文字都透溢著一股自勉自勵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力量,給己以動力,給人以感染力。她的不少詩行幾乎都是這樣淋漓盡致的勵志表達:“寒潮突襲謝芬芳,敢效紅梅傲雪霜?!薄绑w病肢殘豪氣在,耕耘緊握好時光?!?“謝了春花秋色艷,一枝楓葉映霞紅?!?“重病纏身昂首笑,從容面對鬼門關 ?!薄半m已身殘仍有夢,長風詩海度余年?!薄俺栔匕樵娧烤`,平仄聲中花盛開?!薄?/span>
樂觀豁達,堅韌剛毅,不懼磨難,笑對人生,這種蕓蕓眾生中少有的強者精神和品位可歌可贊可佩!承受厄運,自強不息,就像她生命里的基因,不因生命的強弱變化而去改變自我。記得,她在散文《冬日感懷》里曾這樣寫到:“痛而不哭,難而不怨……磨難讓自己的生命煥發出與眾不同的光彩。如果大海沒有波濤就失去了海洋的浩瀚,如果樹干沒有年輪就失去了森林的壯美,如果沙漠沒有風沙就失去了大漠的雄渾?!逼纷x這些有溫度有激情有鏗鏘的文字,不由想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句充滿真諦的話: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于士琴人生的“美麗浪花” 何嘗不是如此!
如今,她已告別了那間日夜相守的病房,返回到闊別多年的家中,開啟了有溫情親情相伴的家庭生活。面對新的生活和未來的日子,她又多了不少美好的希望和憧憬,還有那些澎湃在心間的創作靈感與沖動。她渴望在以后的文學天地里繼續放飛新的夢想,不斷用詩歌點燃生命,點亮生活,用手中那支勤奮的筆去譜寫更多更美的人生華章!
本文作者胡世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